【法治在线—以案释法】第十二期:揭秘服刑人员蜕变过程

2020-01-10 09:21:56 来源:  评论: 0点击:   收藏

  监狱,于很多人很陌生;于社会很重要。走进高墙时,带着灰暗的人生;走出高墙却能迎接新生。在那里,究竟有什么,彻底扭转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本期以案释法,云南省监狱管理局副局长兰波、云南省监狱管理局教...

  监狱,于很多人很陌生;于社会很重要。走进高墙时,带着灰暗的人生;走出高墙却能迎接新生。在那里,究竟有什么,彻底扭转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本期以案释法,云南省监狱管理局副局长兰波、云南省监狱管理局教育改造处处长张久东走到镜头前,讲述监狱里服刑人员的新生故事。  
  【云南省有多少家监狱,你知道吗?】
  云南监狱始建于1951年,依法关押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
  目前,云南省监狱管理局下辖33个单位,其中30所监狱分布在除德宏、迪庆、怒江以外的13个州市;另有监狱局中心医院、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监狱局服刑人员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3个直属单位。全系统有在职警察一万八千余名。
  兰波介绍说,监狱的主要职能是运用管理、教育、劳动三大手段,矫正服刑人员恶习,提高文化素质,培训技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努力把服刑人员改造成为守法公民,帮助他们在刑满释放后重新融入和适应社会。同时,监狱还承担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责任。
  【先树信心补落差 接受自我直面生活】
  教育改造服刑人员是监狱中心任务,当一个自由人变成服刑人员,面临法律的严厉制裁时,监狱要怎样重新唤起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呢?
  在云南省第三女子监狱,有一名服刑人员叫大梅,原本家庭幸福、工作稳定,却因交友不慎和对法律的无知,走上了贩毒的道路,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大梅入狱后,说:“我就感觉生活在地狱里面一样,像行尸走肉一样的活着,整夜睡着就胡思乱想,就想着我干脆死掉算了,我干嘛不死掉。”
  罪重刑长,针对大梅的心理状况,监狱警察一方面对她开展了法制教育、监规纪律的教育、心理辅导,教育引导她明确身份、面对现实、树立信心、接受改造;另一方面请亲属配合帮教,稳定情绪。
  一般情况下,服刑人员在经历了安全检查、健康检查、信息采集、贵重物品留存后,就开始接受入监教育,包括行为规范教育、认罪悔罪教育、法律常识教育等。日常的生活,按照五天劳动、一天休息、一天学习的形式安排,以文化教育、岗前技能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矫治等为主,适时辅以社会帮教、亲情帮教等。
  经过监狱警官不厌其烦的教育辅导,大梅开朗了很多,还当上了监狱的文化教员,对其他服刑人员展开扫盲教育,一步一步树立起了自信心,改造也积极了很多。
  【亲情感化送温暖 促进改造效果好】
  亲情感化,也是促进服刑人员积极改造的一种方法。很多服刑人员入狱后都有被亲人抛弃的感觉,通过亲情感化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云南省安宁监狱,服刑人员大安因运输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入狱初期,大安非常悲观,不完成劳动任务,还经常违反纪律,甚至还有自杀的念头。监区警官一次次谈话辅导,发现他对亲人很是愧疚,对亲情很渴望,于是辗转邀请他的家人探望他。
  张久东说,大安的情况属于社会帮教,社会帮教中就包括了亲情帮教。亲情感化有效之后,监狱在开展大型的爱心帮教活动时又再次邀请其亲属到监狱,大安的心理有了很大转变。后来,大安获得了两届改造积极分子称号,还减了两次刑,情况越来越好。
  【德智体美劳全方位教育 服刑人员转变多】
  在树立自信、亲情帮教之外,服刑人员在监狱的生活也丰富多彩。
  表现好、有专长的服刑人员可以担任文化教员,协助警官对其他服刑人员进行文化教育。张久东透露说,目前在押服刑人员当中大多数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其中文盲占了15%。扫盲工作很有必要,也能帮助文化教员改造提升。
兰波说:“监狱警察会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准确了解和掌握服刑人员的潜质和特长。结合服刑人员的文化程度、个人特长和兴趣爱好,组织他们参加监内的文艺、体育、书画、舞蹈等兴趣小组和文化体育活动;同时强化个别教育,安排其在合适的劳动岗位。”
  根据条件,组织在押人员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开展艺术与美育教育是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规定。
  据了解,云南省第三女子监狱开办了9大类20多种富有特色,适合女性身心特点,以及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兴趣班,包括语言、艺术、体育、手工、服装设计、计算机操作、传统文化、写作、播音等。每周一到周日,监狱每天开展一次学习活动。
  全省其他监狱也在开展相关的监区文化建设,还成立了服刑人员的艺术团。2015年,开展文艺演出245场次,体育活动161场次,其他类的文艺活动133场次。全省监狱共建设有32个图书室,280个阅览室,89个流动的图书站,活动室583个,成果展示室40个,演播室17个。
  【学习一技之长 为回归社会做准备】
  此外,对服刑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也是监狱长期的一项重要工作。
  大安在入狱前有过电脑操作的经历,监狱让大安参加学习计算机操作初级培训,随后大安对电脑编程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发了一套学习视频点播系统。在2015年上半年监狱举行的就业推介会上,他还与一家电脑软件开发公司,签订了就业的意向协议。
  兰波说,按照合法、安全、环保、能学到技术,有经济效益的原则,云南把一些实用性、操作性强的项目引入到了狱内,开展了缝纫、烹调、种植业、养殖业、家政等30多个工种的培训班。
  近六年来,云南省已累计培训服刑人员12万人,有11万多人获得了职业技能培训证书。同时,全省各监狱加强与劳动就业部门、人才部门、劳动力市场和用工企业合作,在监狱内组织举办了招聘活动和就业推介,对即将刑满释放的人员开展了就业指导885场,就业推荐261场,7200余人签订了就业意向。服刑人员出狱后及时就业、融入社会,全面预防和控制了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

关于

头条推荐

    热点推荐

      新闻高清图集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联系方法- 招聘信息- 新乡日报社简介-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