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遭遇不法侵害或身处法律纠纷,却无力负担相关的费用,是不是就无可奈何了?不,还有法律援助。1月13日,第九期《以案释法》上线,云南弘瑞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橙、五华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李娅妮到演播室为大家详解...
1月13日,第九期《以案释法》上线,云南弘瑞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橙、五华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李娅妮到演播室为大家详解如何获得法律援助。
【什么是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主要是指由国家建立的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获得免费的法律咨询、代理和刑事辩护等等一些无偿的法律服务,进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
【哪些情形下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根据《云南省法律援助条例》第七条的规定,在以下八种情形下,公民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2.请求给予社会保障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请求给予抚恤金、救济金
4.请求给予赡养费、抚养费和夫妻之间配偶之间的扶养费的
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
6.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民事权益的
7.因工伤事故、交通事故、医疗事故、产品质量事故等造成人身损害或者财产损失请求赔偿的
8.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遗弃主张民事权利的
在昆明市五华区,法律援助的范围被进一步扩大。老年人因婚姻、继承财产的分配、医疗纠纷、消费维权纠纷、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遭受侵害、农民工和残疾人请求劳动报酬、社会保障,或者遭受了工伤损害、人身损害等均可申请法律援助。
【哪些人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主要针对经济困难的公民。
《云南省法律援助条例》的规定,收入在申请地最低生活保障1.5倍范围内的,都属于经济困难群体。
在申请法律援助时,需要对申请者的经济条件进行审查。不过,有一部分群体可以不经过审查就获得法律援助。李娅妮说:“比如说,依靠抚恤金生活的人员,低保人员,司法救助过的人员,残疾人等。”
尤其是农民工残疾人,李娅妮说:“如果他是在请求劳动报酬,请求工伤损害赔偿、人身损害赔偿,我们在这些群体这些事项上我们就不予审查。”
【如何申请法律援助?】
申请法律援助时,要带好自己的身份证明和案件相关的所有材料。另外,要提供经济困难证明。
如果属于不予审查范围内的人员,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明,比如说残疾证、低保证等。
如果当事人不能够亲自来申请,被委托的人要提供委托证明。
目前,昆明市五华区已经形成了四级法律援助网络。第一级是五华区法律援助中心。第二级有残疾人法律援助分中心,在各个职能部门,比如说工会、妇联、残联,现在五华区有20多家律师事务所也是法律援助的工作站。在各个街道办事处,也有法律援助工作站,社区有法律援助工作联系点,村小组也有。
【云南法律援助工作的情况】
法律援助工作自1998年正式开展,目前,省、市、县各级均建立了法律援助机构,有专职人员458名。依托全省乡、镇、街道、司法所建立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1450个,并逐步在村、居、社区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点。
全省法律援助办案数量近三年来均保持了35%以上的高增长态势。 2015年,全省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共接待咨询超过18.8万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超过8万件,受援人总数为9.3万余人,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10.5亿余元。
>>案例详解
1.未成年人事是法律援助的重点人群
未成年人是法律援助的重点人群。目前,云南省针对未成年人提供的法律援助十分全面。李娅妮说:“只要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遭受了侵害,我们都给予了援助。在一些特殊的案件下,会存在监护人侵犯未成年人权利的情况,我们更应该伸出援手。”
2014年,家住五华区厂口村的小普,在同村李某家的屋顶上玩耍时,被李某饲养的马蜂窝叮咬六七十针。小普被及时送医,前后花费医疗费8万余元。
小普的父亲认为李某应对儿子的伤情负责;李某认为自己没有责任,是普某没有看管好孩子。双方产生纠纷。
小普未成年,其父亲是残疾人,家庭条件困难,小普申请了法律援助。经过厂口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努力,普某与李某就孩子医疗费用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
2.法律援助维护怀孕女农民工权益
2013年8月,刘某从老家寻甸来到昆明,在一家彩印公司做质检员,但公司却没有与其签订劳动合同。
同年11月,刘某发现自己怀孕,向公司提出辞职。但该公司以人员不足为由拒绝了刘某的要求,刘某离开了公司,公司一直未支付刘某11月的工资。多次讨要无果之后,刘某申请了法律援助。
经过了协商、仲裁、庭审等一系列程序,刘某不仅要回了自己一个月的工资,彩印公司还向刘某支付了,因没有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产生的两个月的双倍工资5000元。
3.法律援助督促子女尽赡养义务
1971年,张某与丈夫以及大女儿,共同出资在黑林铺建盖了一套房屋。2008年该房屋被列为城中村改造计划,拆迁后张某等几人得到了一套205平方米的回迁房。
张某年岁较大又无其他经济来源,与两个女儿签署赡养协议。协议规定,张某将所有财产遗赠与二女儿,二女儿负责赡养张某。张某与二女儿共同生活没多久,二女儿就对其辱骂殴打,并将张某逐出家门。2014年张某在大女儿的陪同下,来到了社区法律援助联系点,寻求法律援助。
经过协商、庭审等程序,五华区人民法院最终判决,由张某享有回迁房91平米回迁面积,两个女儿分别享有57平米回迁面积。并判处张某的二女儿支付老人一万三千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