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人民医院白衣天使的战“疫”笔记—— “流淌”出一串动人的故事

2020-03-16 15:33:04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会诊出院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首席记者李钊通讯员吴原启文图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西平县人民医院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明确分工,接受考验。应急指挥组、医疗专家组、后勤保障组等各司其职,随机应变。班...

 

会诊

出院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首席记者李钊通讯员吴原启文图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西平县人民医院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明确分工,接受考验。应急指挥组、医疗专家组、后勤保障组等各司其职,随机应变。班子成员靠前指挥,专家团队并肩作战,共产党员当好先锋,干部职工任劳任怨,几乎承担了全县发热病人以及新冠肺炎疑似和确诊病例诊治的全部任务。他们坚守初心,坚守在疫情防控的战斗前沿;他们担当使命,谱写了疫情防控的动人诗篇。

  至2月28日16时,该医院累计接诊收治发热病例2548人,疑似病例31人,确诊病例15人。至2月16日,疑似病例清零;至2月29日,确诊病例清零;在一线参战的200多名医务人员零感染。摘录、整理他们的战“疫”笔记,还原当时的点点滴滴细节,令当下的时光和当下的人们泪目——

  主动请缨,是白衣天使的忠心赤胆;践行誓言,是白衣战士的奋勇向前

  1月19日,经过战前动员和现场办公,院前救治组、隔离病区、发热门诊专用CT室和化验室等相继投入战斗。

  “……我自愿加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战‘疫’!”这是感染性疾病科全体医护人员的誓言。

  1月24日傍晚,隔离病区收治了第一个疑似病例(25日确诊)。护理夜班需排双人双班,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陈爱珍正在权衡让谁来带第一个夜班更合适,副护士长郭俊梅毫不犹豫地说:“护士长,让我来上吧!”

  医学影像科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前线。陈李辉首先请战:“我是党员,我先上!”刘舒博举起手:“我身体棒,我接力!”巾帼也不让须眉,吕聪果断地说:“我孩子刚断奶,我报名!”刚上班两个月的杜玉茹勇敢地说:“我最年轻,我参加!”

  “哪里需要,我们时刻准备着!”各科室的医护人员主动请缨。隔离病区虽然很艰险,但每个科室都有人请战,每个梯队都有人参战

  心内科护士吴云会的一段心路历程: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陈俊平一直没有离开过隔离病区。换防时,她放心不下,说第二梯队对病情了解需要有个过渡,就请战留下,以保持治疗的连续性。一天深夜11点左右,在岗的她突然叫我,说她胃绞痛犯了,让我赶紧给她打一针。看着她蜷缩身躯痛苦的样子,我赶紧劝她请示撤离。她却咬紧牙关说,老毛病不碍事,在这个时候,我咋能撤。亲历此情,我超级佩服她。

  内分泌风湿免疫科医生李松岩的一段严峻考验:为了取到核酸检测标本咽拭子,需要病人张嘴、哈气,医生和病人的距离仅有20厘米左右。这是最容易被感染病毒的操作。隔离病房第二梯队的负责人、心内科副主任张俊江慷慨陈词:“我们不怕感染吗?怕的时候我们能不干吗?不能!如果连我们都怕了,都退缩了,还能打胜吗?”

  发热门诊虽然是前沿,但每个医生都奋勇向前,每个护士都一往无前

  检验科医技人员赵莹莹的一段内心独白:今年,是我第一个没有和父母共同度过的一个春节。从大年三十下午五点半接班到大年初一早上八点换班,由于发热病人不断,我也几乎一夜未眠,为60余人进行了抽血化验。虽然手臂酸麻,但不曾叫苦,心甘情愿。

  内分泌风湿免疫科医生赵金虎的一段亲身体验:“爸爸你怎么还不回来呀?你都好多天没和我玩了!”“爸爸又何尝不想你呢?我的宝贝,可爸爸不能回家。在疫情面前,爸爸是一名战士,应该和战友一起坚守阵地。听妈妈的话,等爸爸回家和你玩。”这是正月初五午后,医生赵金虎和小女儿的微信聊天。

  从腊月廿八到正月初三,短短几天发热门诊就累计接诊735人次,其中有3人为确诊病例。高强度和快节奏工作使我们苦不堪言,不到一个小时,就觉得耳朵快被N95口罩的系带勒掉了,下巴也刺得生疼。照常,白天4小时一换班,夜间12小时一换班。发热病人多的时候,加班一两个小时是常有的事。其间,我们不敢喝水,因为上一次厕所就会浪费一套防护用具。等换下班,虽然我的脸已经麻木,眼镜上都是雾,耳朵被勒变了形,但没有听到一句怨言。看到排除的检查结果,我们会十分欣慰。相反,看到疑似的检查结果,我们也十分揪心。正月初三换防后,我们又在返回前线的请战书上按下鲜红的指纹。

  中西医结合科副护士长袁荣华的一段真情流露:今晚是除夕,雨下个不停,到发热门诊就诊的病人陆续不断,我们分诊台也忙个不停。大概9点钟,诊室突然有人大声叫喊,我赶紧冲过去,原来是一位需要隔离治疗观察的疑似病例中年女士情绪失控。我上前一把拉住了她的手说:“大姐,您别害怕。这是最安全的地方,对您、对家人、对大家都是一种防护。专家组会有最好的医生给您治疗。”

  经过二十多分钟的沟通,这位大姐才平静下来,缓缓地走进了隔离观察室。作为一名护士,既要有高超的技术,又要有耐心、爱心和高度的责任心。

  专用CT诊室虽然很艰难,但医学影像科全体上一线,志愿者踊跃支援

  医学影像科李欣的一段感同身受:首批到发热门诊CT室的医学影像科医师陈晓明输着液还在岗上,妻子蒋敏是消化内科护士长需要坚守阵地,家中两个孩子托付给亲人照料。为此,他没请一天假,没一句怨言。大年初一夜班,他做了96个发热门诊病人的CT检查和诊断。接他班的人心疼地说:“实在不行,你别硬扛。”疲惫不堪的他却笑着说:“还行!”

  1月28日上午,一名患者在发热门诊做CT检查时突然呼吸心跳骤停。情急之下,医学影像科医师王帆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护目镜,跪在检查床上对其进行心肺复苏,一个循环下来就满脸大汗,为抢救赢得了时间。此刻,她娇小的身躯在我眼前高大起来。

  2月5日,前来支援发热门诊CT室的党员秦云玉值班时,我发现她面色苍白憔悴,在给患者摆体位时弯着腰用手捂着肚子,问她是否不舒服,她轻描淡写地说:“没事。”

  看着她难受的样子,我再三追问,才知道她昨天晚上“肾结石肾绞疼”一夜没睡,到现在还没有完全缓解。我劝她请假休息,她笑着说:“没事,我能坚持。”从她身上,让我再次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急诊科虽然“硝烟弥漫”,但全员请战书上摁下手印,临危不惧冲锋陷阵

  急诊科是医院窗口的窗口,抢救,接诊,分诊,取血样,送标本,陪护检,苦累险。疫情面前,医护人员虽然冒着时刻被感染的危险,但是主任、护士长和同志们,全力以赴,并肩作战,义无反顾,加班加点。

  2月13日凌晨2点多,急诊科主任廉会存刚躺下手机又响了起来:一位从武汉回来的孕妇下身出血,伴随发热。他闻言立即派急救车前往接诊,其间多次询问途中状况,直到将孕妇顺利接到医院,经检查会诊,转入妇科病房后才放心。

  为了全院病区的安全,急诊科承担起所有入院患者的排查工作,退休医师庞福堂和崔冠华,主动参加陪护患者查血和肺部CT。72岁的庞富堂说:“作为一名党员,1976年在部队参加过‘唐山’地震医疗救护,2003年在急诊科经受过抗击‘非典’锻炼,我有经验,我必须参战。”是呀,他志勇不减当年,寸步不离火线,最多一天接送发热患者50余人。

  护士张焕霞在接诊一位疑似病例被隔离的14天中,时刻牵挂着战友,不断通过微信提醒做好防护,当解除医学观察后,她连行李都顾不上收拾,直接返回自己的岗位,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战斗。她说:“快退休了,我非常珍惜最后的分分秒秒。”

  肆虐的病毒,挡不住医生们争取胜利的脚步。发热病人增多,医院又从急诊科和其他科室抽调8名医生护士充实人员。县卫健体委从其他医疗机构抽调救护车和2名司机,县交通局从公交公司抽调7名司机,组成一支阵容强大的救治应急队伍,平均每天出车50余次,最多达70余次。风驰电掣般穿梭在乡村、社区和医院之间,并做到出一次车,消一次毒,登一次记,接一个患者,测一个体温、登一次记,确保万无一失。虽然工作量加大了,但他们忙而不乱;虽然劳动强度加大了,但他们劲头不减。

  1月26日,康雅新冠肺炎隔离病区启用,负责收治全县新冠肺炎疑似病人。

  面对从全县各责任医疗单位挺身而出进入病区的医护骨干。李燕和冯学中立下军令状:健康地来,安全地走。

  病区没有局域网,病房没有呼叫器,形影不离的手机、对讲机、笔记本成了副院长冯学中上传下达得心应手的武器。“冯学中有‘三宝’,吃饭睡觉离不了”成了这个团队的顺口溜。

  转换角色,进入状态,李燕从规范布局、制定流程、培训人员到排班换岗、书写文书,从准备药物、感染防护到清洁消毒、医疗废物处理等所有事项,她都亲力亲为。

  遇到个别饭点入住或预约要来的病人,李燕就把饭菜留给他们吃,自己泡方便面充饥。

  刚进病区的患者都会焦虑和不安,李燕就通过交谈、微信聊天等方式,解除他们的思想包袱,年轻的患者都亲切地称她为“知心大姐”。

  中西医结合科和康复医学科先后有10多名医护人员支援一线。副院长、康复医学科主任王彦伟率队奔赴平安隔离病区,中西医科主任武耀先兼顾好科室重症患者和患病的妻子之后,义无反顾地赶到,认真诊断每一位患者,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治疗及时准确有效。

  防护服遮不住他们的美好形象,护目镜挡不住他们的美丽心灵。虽然没能留下令人感动的镜头,但是画面永远定格在患者心中。

会诊

出院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首席记者李钊通讯员吴原启文图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西平县人民医院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明确分工,接受考验。应急指挥组、医疗专家组、后勤保障组等各司其职,随机应变。班子成员靠前指挥,专家团队并肩作战,共产党员当好先锋,干部职工任劳任怨,几乎承担了全县发热病人以及新冠肺炎疑似和确诊病例诊治的全部任务。他们坚守初心,坚守在疫情防控的战斗前沿;他们担当使命,谱写了疫情防控的动人诗篇。

  至2月28日16时,该医院累计接诊收治发热病例2548人,疑似病例31人,确诊病例15人。至2月16日,疑似病例清零;至2月29日,确诊病例清零;在一线参战的200多名医务人员零感染。摘录、整理他们的战“疫”笔记,还原当时的点点滴滴细节,令当下的时光和当下的人们泪目——

  主动请缨,是白衣天使的忠心赤胆;践行誓言,是白衣战士的奋勇向前

  1月19日,经过战前动员和现场办公,院前救治组、隔离病区、发热门诊专用CT室和化验室等相继投入战斗。

  “……我自愿加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战‘疫’!”这是感染性疾病科全体医护人员的誓言。

  1月24日傍晚,隔离病区收治了第一个疑似病例(25日确诊)。护理夜班需排双人双班,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陈爱珍正在权衡让谁来带第一个夜班更合适,副护士长郭俊梅毫不犹豫地说:“护士长,让我来上吧!”

  医学影像科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前线。陈李辉首先请战:“我是党员,我先上!”刘舒博举起手:“我身体棒,我接力!”巾帼也不让须眉,吕聪果断地说:“我孩子刚断奶,我报名!”刚上班两个月的杜玉茹勇敢地说:“我最年轻,我参加!”

  “哪里需要,我们时刻准备着!”各科室的医护人员主动请缨。隔离病区虽然很艰险,但每个科室都有人请战,每个梯队都有人参战

  心内科护士吴云会的一段心路历程: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陈俊平一直没有离开过隔离病区。换防时,她放心不下,说第二梯队对病情了解需要有个过渡,就请战留下,以保持治疗的连续性。一天深夜11点左右,在岗的她突然叫我,说她胃绞痛犯了,让我赶紧给她打一针。看着她蜷缩身躯痛苦的样子,我赶紧劝她请示撤离。她却咬紧牙关说,老毛病不碍事,在这个时候,我咋能撤。亲历此情,我超级佩服她。

  内分泌风湿免疫科医生李松岩的一段严峻考验:为了取到核酸检测标本咽拭子,需要病人张嘴、哈气,医生和病人的距离仅有20厘米左右。这是最容易被感染病毒的操作。隔离病房第二梯队的负责人、心内科副主任张俊江慷慨陈词:“我们不怕感染吗?怕的时候我们能不干吗?不能!如果连我们都怕了,都退缩了,还能打胜吗?”

  发热门诊虽然是前沿,但每个医生都奋勇向前,每个护士都一往无前

  检验科医技人员赵莹莹的一段内心独白:今年,是我第一个没有和父母共同度过的一个春节。从大年三十下午五点半接班到大年初一早上八点换班,由于发热病人不断,我也几乎一夜未眠,为60余人进行了抽血化验。虽然手臂酸麻,但不曾叫苦,心甘情愿。

  内分泌风湿免疫科医生赵金虎的一段亲身体验:“爸爸你怎么还不回来呀?你都好多天没和我玩了!”“爸爸又何尝不想你呢?我的宝贝,可爸爸不能回家。在疫情面前,爸爸是一名战士,应该和战友一起坚守阵地。听妈妈的话,等爸爸回家和你玩。”这是正月初五午后,医生赵金虎和小女儿的微信聊天。

  从腊月廿八到正月初三,短短几天发热门诊就累计接诊735人次,其中有3人为确诊病例。高强度和快节奏工作使我们苦不堪言,不到一个小时,就觉得耳朵快被N95口罩的系带勒掉了,下巴也刺得生疼。照常,白天4小时一换班,夜间12小时一换班。发热病人多的时候,加班一两个小时是常有的事。其间,我们不敢喝水,因为上一次厕所就会浪费一套防护用具。等换下班,虽然我的脸已经麻木,眼镜上都是雾,耳朵被勒变了形,但没有听到一句怨言。看到排除的检查结果,我们会十分欣慰。相反,看到疑似的检查结果,我们也十分揪心。正月初三换防后,我们又在返回前线的请战书上按下鲜红的指纹。

  中西医结合科副护士长袁荣华的一段真情流露:今晚是除夕,雨下个不停,到发热门诊就诊的病人陆续不断,我们分诊台也忙个不停。大概9点钟,诊室突然有人大声叫喊,我赶紧冲过去,原来是一位需要隔离治疗观察的疑似病例中年女士情绪失控。我上前一把拉住了她的手说:“大姐,您别害怕。这是最安全的地方,对您、对家人、对大家都是一种防护。专家组会有最好的医生给您治疗。”

  经过二十多分钟的沟通,这位大姐才平静下来,缓缓地走进了隔离观察室。作为一名护士,既要有高超的技术,又要有耐心、爱心和高度的责任心。

  专用CT诊室虽然很艰难,但医学影像科全体上一线,志愿者踊跃支援

  医学影像科李欣的一段感同身受:首批到发热门诊CT室的医学影像科医师陈晓明输着液还在岗上,妻子蒋敏是消化内科护士长需要坚守阵地,家中两个孩子托付给亲人照料。为此,他没请一天假,没一句怨言。大年初一夜班,他做了96个发热门诊病人的CT检查和诊断。接他班的人心疼地说:“实在不行,你别硬扛。”疲惫不堪的他却笑着说:“还行!”

  1月28日上午,一名患者在发热门诊做CT检查时突然呼吸心跳骤停。情急之下,医学影像科医师王帆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护目镜,跪在检查床上对其进行心肺复苏,一个循环下来就满脸大汗,为抢救赢得了时间。此刻,她娇小的身躯在我眼前高大起来。

  2月5日,前来支援发热门诊CT室的党员秦云玉值班时,我发现她面色苍白憔悴,在给患者摆体位时弯着腰用手捂着肚子,问她是否不舒服,她轻描淡写地说:“没事。”

  看着她难受的样子,我再三追问,才知道她昨天晚上“肾结石肾绞疼”一夜没睡,到现在还没有完全缓解。我劝她请假休息,她笑着说:“没事,我能坚持。”从她身上,让我再次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急诊科虽然“硝烟弥漫”,但全员请战书上摁下手印,临危不惧冲锋陷阵

  急诊科是医院窗口的窗口,抢救,接诊,分诊,取血样,送标本,陪护检,苦累险。疫情面前,医护人员虽然冒着时刻被感染的危险,但是主任、护士长和同志们,全力以赴,并肩作战,义无反顾,加班加点。

  2月13日凌晨2点多,急诊科主任廉会存刚躺下手机又响了起来:一位从武汉回来的孕妇下身出血,伴随发热。他闻言立即派急救车前往接诊,其间多次询问途中状况,直到将孕妇顺利接到医院,经检查会诊,转入妇科病房后才放心。

  为了全院病区的安全,急诊科承担起所有入院患者的排查工作,退休医师庞福堂和崔冠华,主动参加陪护患者查血和肺部CT。72岁的庞富堂说:“作为一名党员,1976年在部队参加过‘唐山’地震医疗救护,2003年在急诊科经受过抗击‘非典’锻炼,我有经验,我必须参战。”是呀,他志勇不减当年,寸步不离火线,最多一天接送发热患者50余人。

  护士张焕霞在接诊一位疑似病例被隔离的14天中,时刻牵挂着战友,不断通过微信提醒做好防护,当解除医学观察后,她连行李都顾不上收拾,直接返回自己的岗位,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战斗。她说:“快退休了,我非常珍惜最后的分分秒秒。”

  肆虐的病毒,挡不住医生们争取胜利的脚步。发热病人增多,医院又从急诊科和其他科室抽调8名医生护士充实人员。县卫健体委从其他医疗机构抽调救护车和2名司机,县交通局从公交公司抽调7名司机,组成一支阵容强大的救治应急队伍,平均每天出车50余次,最多达70余次。风驰电掣般穿梭在乡村、社区和医院之间,并做到出一次车,消一次毒,登一次记,接一个患者,测一个体温、登一次记,确保万无一失。虽然工作量加大了,但他们忙而不乱;虽然劳动强度加大了,但他们劲头不减。

  1月26日,康雅新冠肺炎隔离病区启用,负责收治全县新冠肺炎疑似病人。

  面对从全县各责任医疗单位挺身而出进入病区的医护骨干。李燕和冯学中立下军令状:健康地来,安全地走。

  病区没有局域网,病房没有呼叫器,形影不离的手机、对讲机、笔记本成了副院长冯学中上传下达得心应手的武器。“冯学中有‘三宝’,吃饭睡觉离不了”成了这个团队的顺口溜。

  转换角色,进入状态,李燕从规范布局、制定流程、培训人员到排班换岗、书写文书,从准备药物、感染防护到清洁消毒、医疗废物处理等所有事项,她都亲力亲为。

  遇到个别饭点入住或预约要来的病人,李燕就把饭菜留给他们吃,自己泡方便面充饥。

  刚进病区的患者都会焦虑和不安,李燕就通过交谈、微信聊天等方式,解除他们的思想包袱,年轻的患者都亲切地称她为“知心大姐”。

  中西医结合科和康复医学科先后有10多名医护人员支援一线。副院长、康复医学科主任王彦伟率队奔赴平安隔离病区,中西医科主任武耀先兼顾好科室重症患者和患病的妻子之后,义无反顾地赶到,认真诊断每一位患者,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治疗及时准确有效。

  防护服遮不住他们的美好形象,护目镜挡不住他们的美丽心灵。虽然没能留下令人感动的镜头,但是画面永远定格在患者心中。

关于

头条推荐

热点推荐

新闻高清图集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