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忘,把一切献给党

2019-11-05 15:26:24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记老党员申六兴
 
记者 张哲 郭书武 丁艳冰

 
国庆前夕,市委书记张国伟来到申六兴家中,为老人佩戴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并祝老人健康长寿。记者 李青春 摄
 
  最耐读的是人。
 
  一位老人,在走过近一个世纪的漫漫历程之后,却从未忘记过当初为了什么而出发。
 
  一颗心,在经历百转千回、风雨涤荡之后,竟磨砺如新、朴素依旧,竟而愈发纯粹。
 
  这是一份特殊的申请书——
 
  “尊敬的中共新乡市委组织部: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衷心志愿向党组织交纳党费152000元,支援祖国建设,助力脱贫攻坚,期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人民齐心奋斗,走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富裕的道路。祝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人民更加幸福安康。申请人:申六兴,2019年10月”
 
  坐在轮椅上的是一位97岁的老人,一位有着81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当得知组织上终于同意接受这笔特殊的党费时,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瞬间绽放出了孩子般开心的笑容。那一刻,我们看到,老人胸前的党徽分外夺目。
 
  这笔党费,其中15万元都是申六兴老人平时省吃俭用、一点一点积攒下来的,2000元是今年国庆前夕,市委书记张国伟送去的慰问金。
 
  谈到为什么要交纳这笔特殊的党费时,老人动情地告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涛,他16岁跟着共产党打天下,他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包括这些钱,他只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心里才踏实、才欣慰。
 
  (一)
 
  1922年7月,申六兴出生在今天的河南林州市姚村镇邢家墁村。1938年,在抗日的烽火中,他和村里另外四名青年被秘密发展为村里的第一批党员,村里的第一个党支部也随之诞生。入党的那天,他激动得通宵未眠,也是从那天起,党便成为了他的一切。在党的领导下,他以教师的身份作掩护,和村里其他党员一起,发动贫苦农民,同日寇开展着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有一次,日军来邢家墁抢粮食,为了引开敌人,掩护群众转移,申六兴打着呼哨往相反的村西跑,日本人的子弹呼啸着飞来,他跑得越快,头顶和身边的子弹越密集。直到他一溜烟钻入一片玉米地,日寇的子弹竟未能伤得他一根毫毛。
 
  “那些年,打完了日本,打反动派,说不定哪天出了门就回不来了!干革命,谁还想着生死!”老人告诉我们,“和我一起入党的其他几名党员,早已经都不在了!我能活到现在,全是托咱共产党的福,能为党做点微不足道的事,又算得了什么!”
 
  1947年,申六兴随南下干部来到新乡地区开辟新区,在新乡游击县政府工作。全国解放后,任新乡县委工业部部长、县委副书记等职,1959年调任获嘉县,任县委书记处书记,1963年,申六兴调任孟县副县长,当年12月当选为孟县县委副书记兼县长。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申六兴被下放五七干校劳动。1978年调任新乡地区二轻工业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1983年离休,生活上享受地专级待遇。
 
  从第一天踏上新乡这块热土,直到今天,申六兴已经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了整整72个年头。
 
  (二)
 
  “孟县自古多大旱,犁地都是大坷垃,小麦结的是苍蝇穗,亩产只有百把斤,有的只有几十斤。” 干旱缺水成为孟县农业发展的瓶颈。
 
  发源于山西境内的沁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在晋豫交界的太行峡谷紫柏滩进入济源。但是,由于重重大山的阻隔,眼看着沁河水哗哗流走,济源、孟县人只能望河兴叹。
 
  北开太行,南开王屋,北水南调,引沁济蟒。为了改善这一农业生产落后状况,申六兴和济源、孟县干部群众一道投入引沁济蟒工程建设之中。他们战严寒、斗酷暑,涉险滩、破难题,最终穿山越岭,修成了一条福泽人民的生命之渠。孟县岭区10多万亩农田通过直接灌溉和水库调蓄实现了大幅增产,岭区人民尽享渠水惠泽。
 
  这条清渠至今依然发挥着作用,昔日的“望天收”田成了“旱涝保收”田;过去的荒山秃岭、不毛之地,如今早已瓜果飘香、牛羊满坡。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了穆青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那一年,申六兴在孟县当县长,一遍遍含泪读着焦裕禄的事迹,申六兴一次次被深深地打动着。
 
  申六兴在孟县当县长期间,焦裕禄在兰考当县委书记,他和焦裕禄既是同龄人,又是同时期的县级主要领导。他常对妻子王翼荣说,尽管咱也为党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与焦书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比起来,还差十万八千里。从此,申六兴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也更加近乎严苛地要求着家人,但凡家人的事,即使符合政策,也常常因为他的原因而搁置。
 
  1964年,新乡地区组织部将王翼荣调到孟县教研室工作。孟县教育科科长史福增看过王翼荣的档案后,想让她当教研室主任,任命文件都已经打印好。申六兴知道后,硬是不让下发文件,说自己当县长她当主任,影响不好,不合适。
 
  儿子申建军说,尽管父亲一路当领导过来,可六个孩子从来没有向他提过任何要求,因为我们了解他的秉性,即使提也白搭。但我们理解父亲,他是对的。
 
  离休后的申六兴, 时刻关注国家大事,每晚看《新闻联播》,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关心时事政治。1998年,他从电视里看到长江流域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马上拿着几千元来到单位要求捐给灾区,而那时单位捐款活动尚未展开。
 
  1996年冬季,老家学校派2名教师到新乡购买图书,到新乡后,为了表达家乡群众的一点心意,两人顺便买了5斤鸡蛋到老申家去探望。当他知道是为学校买书时,当即领着他们走遍了新乡几乎所有的书市,书买齐后,足足包了3大包。他们本想租辆车把书送到车站,但老申却带头扛起了一包最大的,一直把他们送上车,临开车时硬塞给他们一卷钱,开始二人还纳闷,后来才明白,老申给的是那5斤鸡蛋的钱。
 
  1998年刚过中秋后的一天,从来没有用过公车办私事的申六兴请二轻局司机冯海军开车送自己回林州老家办事,中午两人在路边一个小饭店吃饭,申六兴只要了一碗面条,这让冯海军很不解,心想自己是司机也不能连饭都不让吃吧。谁知道面条端上来之后,申六兴却把碗推到了冯海军面前,自己则到厨房里要了一碗面条汤,说:“林州山上的孩子们生活苦,我少吃一碗面条,孩子们就可以多买几个练习本。”
 
  回到新乡后,申六兴塞给冯海军几十块钱,说是这次用车的汽油费。
 
  “我们公车改革还没有多少年吧,可就在21年前,老局长就知道个人不能用公家的车,如果用了要给钱。”冯海军激动地说,“老局长一生都把党的宗旨刻在自己心里,一生都在践行着当年的入党誓词。”
 
  2016年冬天,正在上班的小女儿申建平接到家人电话说父亲找不到了。一家人忙活了一个多小时,心急如焚的儿女们最终在东方文化步行街找到了94岁的申六兴,原来,他独自摇着轮椅参加党组织活动来了。
 
  (三)
 
  “我是穷苦人出身,是共产党把我培养成人,把我引上革命道路,当上了领导干部。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我的一切属于党、属于人民。”申六兴老人如是说。
 
  打开老人97年的人生长卷,红色的扉页上,满满地写着忠诚和奉献。
 
  申六兴的家乡林州姚村镇邢家墁村,地处镇西南的红旗渠畔。上世纪60年代的邢家墁村,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十分落后,且灾害不断。三年困难时期,没有粮食吃的老百姓把所有能吃的树叶树皮都几乎吃光了,好多人患上了浮肿病。那年春天,申六兴的哥哥来新乡找到了他,一五一十地把家乡的现状告诉了他,话没说完,嚎啕大哭。乡亲们的艰难境况令申六兴的心一阵紧似一阵地刺痛,他默默地帮哥哥拭去泪水,拿出仅有的180元钱,塞给哥哥,说:“哥,乡亲们受罪,俺心里也难受啊!回去后,用这钱买成软枣树苗,让乡亲们把它栽起来,等长大后嫁接成柿树,柿子碾成炒面,再碰上灾荒年,也能顶粮食吃!”
 
  1993年,离休后的第十个年头,申六兴回到了邢家墁村。那时,老人膝下的子女早已成家立业,他尽可以每日里悠哉乐哉地过着含饴弄孙的清闲日子。然而,每每想起当年入党宣誓时的那间茅屋,支部会时围坐的那盏油灯,以及送他南下时村口乡亲们期待的双眼……他就一次次生出一种强烈的愿望,他想在有生之年为乡亲们做点事。家乡的父老,家乡的发展,始终牵着他的心。老伴儿王翼荣说,在家里,数他党龄最长,我和孩子们都尊重他的决定。而申六兴则说:“我这么大岁数了,得和阎王爷抢时间!”
 
  一回到邢家墁,申六兴便全身心投入到家乡的建设发展之中。
 
  他首先找到村“两委”班子领导,和大家一起分析家乡地域特点,提出找准症结、因地制宜的工作思路。他认为,家乡地处山区,办企业面临诸多限制,应考虑靠山吃山、吃山养山,靠发展种植和养殖来改变穷困面貌。
 
  邢家墁村与太行山之间多年闲置着一块约30亩的栗园,因长期以来疏于管理,园内杂草丛生,沙子遍地,而且村里每年还要拿出一部分钱雇人看管。1997年,村里又开价2000元找人承包,然而一堆乱石荒坡着实令人望而却步,连问都没人问。尴尬的局面一时间令村委会无计可施。此情此景,也深深地触动着申六兴的心。老人十分清楚,这片栗园如果得以改造,让乡亲们看到其经济价值,会迅速提振大家发展村里果业种植的信心,从而走上致富的路子。可以说,栗园的命运无异于乡亲们的命运。他揣着2500元钱来到村委会,找到村支书邢土金,郑重地说:“我干!”望着邢土金不解的表情,申六兴笑了,“怎么,嫌我老!就是拼上我这把老骨头也要把这栗园救活,你就等着吃果子吧!”
 
  就这样,一位老人开始了他执着的垦荒之路,那年,申六兴76岁。
 
  栗园和他住的村子之间是一条5里地的山路,正是这条崎岖的山路,无言地述说着一位老人数年如一日的早出晚归,一去一来;述说着老人的披星戴月,风雨无阻;更述说着一位老共产党员从未动摇的信念和无怨无悔的坚守。老人像照看自家孩子一样悉心地打理栗园,享受着忙碌带给他的快乐和充实。渴了,喝口凉水,饿了,啃块红薯,日出而作,日落难息。村里的乡亲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一位乡亲不忍就这样看着老人累垮了身子,特意做了碗鸡蛋汤,又带上几个热腾腾的烙饼,趁午饭时间给老人送到栗园。走到近前,当眼前的一幕映入眼帘,她的眼泪夺眶而出,只见申六兴正席地而坐,就着凉水啃着冷馒头……
 
  有时忙到深夜,他便独自住在荒坡上。这是一间只有半个顶的茅草屋,几块石头并在一起算是有了张床。一到夜深人静,难免蛇虫出没,据老人讲,“有天晚上,一条蛇不知啥时候爬上了床,大约有铁锹把儿长。当时,我看看蛇,它看看我,竟知趣地走了!”
 
  日复一日,寒来暑往,当几十亩的乱石荒坡在申六兴的手中变成生机盎然的果园时,乡亲们感慨地说:“老申这是在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咱们呢!”每当收获季节,能在市场上卖上数万元的果实他一个也不卖,全部送给附近群众,后来,老人将这块儿凝聚着无数心血的果园无偿地捐给了村里。
 
  (四)
 
  申六兴在新乡工作那些年,每隔一段日子他都要买上几十公斤的小麦新种子寄往邢家墁,为的是让乡亲们多试种,寻找到一种适合家乡土壤、能多打粮食的小麦品牌。仅20世纪80年代,申六兴便花费了1000余元来为家乡购置麦种。
 
  1992年,村里翻建教学楼,申六兴闻讯第一个送去了3000元。学校建好后,他拿出2000多元为学校购买了各类花草种子及20棵冬青树、20棵紫荆花树。学校硬件基础差,他先后为学校添置了石英钟、录音机及各种教学器材,并从新乡专门购买了1000多册图书捐给学校。1995年开始,他每年拿出1000元,用以奖励优秀教师。学校开运动会,他送来20多套运动衣,为帮助特困学生完成学业,几年间,申六兴先后拿出18000余元,为60多户贫困生解了燃眉之急。
 
  1998年春天,村里硬化乡村公路,申六兴又是第一个捐出3000元,第一个来到修路工地。
 
  为鼓励和帮助家乡群众发展养殖业,1983年至1994年,申六兴先后拿出了2.3万元的积蓄,资助田家沟村常文元率先办起了养鸡场,并请来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使常文元很快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鸡专业户。这一成功范例让申六兴更加坚定了带动村民发展养殖业的决心,同时,也让祖祖辈辈和土地打交道的老百姓眼前一亮。继而,他先后拿出资金,请来技术,帮助本村宋合顺、杨鹏吉等10多户村民建起了不同规模的养鸡场、养鸭场。与此同时,他组织村民互帮互学,在帮和学中增进团结、增长经验、增加对养殖业的理解。之后,一个个养殖场如雨后春笋般建了起来,一时间竟成了当地一道亮丽的致富风景线。
 
  可以说,在邢家墁,哪里有困难,申六兴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老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是一个老党员,群众的苦难就是我的困难,活一天,就要为人民服务一天。”
 
  村里500多户人家,几乎都得到过申六兴这样那样的帮助。
 
  本村青年郭相林外出打工,不慎从脚手架上跌落,虽保住了命,但高位截瘫,一度心灰意冷,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申六兴得知后,从新乡买来全套的修表工具和各种零部件送给郭相林,帮他很快掌握了修表技术,并和他一次次促膝长谈,给他讲张海迪,讲保尔·柯察金,讲吴运铎,终于使年轻的郭相林一步步走出了心理的阴霾,重新寻回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直到今天,老申当年的一番话依然时时回响在郭相林的耳畔,“你的腿不能动了,你还有手、有脑,你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
 
  退休工人邢发家的老伴儿常年患病,经济拮据,这一年,他本人突然病倒,本就相依为命、艰难度日的两位老人双双卧床。申六兴听说后,急忙骑着自行车到镇上买来粮食,送到邢发家家中,并帮他烧饭、取药,忙里忙外。邢发家的两个儿子听说后,羞愧不已,感动地对申六兴说:“你都70多岁了还来照顾我们家的老人,我们当孩子的真丢人!请您放心,以后我们一定好好赡养父母!”
 
  1994年秋天,本村申江顺的新房盖了一半停下来了,因为实在拿不出一分钱了。这一天,卖砖的从门前过,看到申江顺家盖了一半的新房,问他要砖不,能便宜。申江顺垂下头:“再便宜俺也买不起呀!”“江顺,得几车砖?”申江顺扭头,见是路过的六兴大爷,他有些不好意思,“得四车。”“四车得多少钱?”申六兴又问,申江顺说得550元。申六兴拍拍申江顺的肩膀,你别作难了,卸车吧,我给你取去。砖没卸完,申六兴就把550元钱送到了申江顺的手上。
 
  1993年村里规划,杨新发建房需要占用申六兴老宅3间地基。当他怀着忐忑的心情找到申六兴说明来意后,申六兴当场一口答应:“那3间房子不影响我住,该掀哪就掀哪。你要是没时间,我给你掀。”
 
  3年之后,东邻杨存金建房也需要占用申六兴老宅院2米宽、6米长的地皮,还得掀掉半间门楼,锯掉两棵大树。他也是怀着忐忑的心情给申六兴打了一个电话。谁知道第二天申六兴从新乡赶到老家找到他说:“大侄儿,不要为难,需要占多少就占多少,反正我用不了那么多。”
 
  1998年5月17日,中共林州市委作出“关于开展向申六兴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决定中说:“1983年离休后,他以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身份,继续着他的人生追求,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倾注到家乡的经济发展和群众的脱贫致富上。他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生活简朴、作风深入,为群众办了一桩又一桩实事、好事,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再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和高尚品质。”
 
  (五)
 
  王翼荣说,跟着申六兴生活了这么多年,从结婚开始到现在几乎没有见过他的工资,工资大都给了贫困群众,家里基本上是靠自己当老师的工资养活了6个孩子。有一年中秋节,别人都买各种食品回家过节,申六兴却扛了一个大冬瓜回来了。“我也是一名党员,我理解他。”
 
  缺少了申六兴工资收入的家庭常常捉襟见肘。当时,申六兴的小女儿申建平在市四中上学,有一次缴学费,她和另一名同学都丢了5元钱,同学第二天就把学费补了上去,而她过了一两个月才补上,那时候申六兴已经是新乡地区轻工局副书记、副局长了。
 
  申六兴时常对儿女们讲,你们要自力更生,自食其力,不要依靠我,我不会给你们留下任何遗产,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我要把我的一切都献给党、献给人民。
 
  汶川和玉树地震,他向灾区捐款1.11万元;向林州市东冶村捐款3.2万元;向新乡市高新区东台头村捐款3万元;向新乡县老弱病残捐款7.5万元;向新乡学院贫困学生捐款6万元……
 
  2018年年底,在红旗区妇联工作的小女儿申建平,了解到市妇联和市慈善总会组织开展为辉县山区贫困学生献爱心,到家后告诉了父亲。申六兴得知后,对小女儿伸出了一个指头,申建平以为他要捐1000元,一问老人才知道,他要捐1万元。
 
  没有人去刻意统计过申六兴这些年来到底捐了多少钱,据老人的家人讲,除了那个价值百万元的果园,至少也在50万元以上吧。
 
  离休后,每年回老家邢家墁,为了省出钱来多给群众办点实事,他也几乎从不坐公共汽车,每每听到门口清脆而熟悉的自行车铃声,乡亲们便知道是老申回来了。有邻居劝他,你那么大的领导,还能没车坐,干嘛非得骑车呀!申六兴乐呵呵地答:“骑车有三大好处,一可以游山看景,二可以锻炼身体,三还能磨炼意志。”
 
  1994年春天,申六兴骑着自行车往邢家墁赶,车上驮着给孩子们买的90多本新书。途经辉县,被一辆疾驶而过的卡车刮伤,忍着伤痛又骑了20公里后,车胎又被扎破。当时,天已黑透,走了好远也没能找到修车铺。申六兴就边推着自行车,边护着那90本书,一路摸黑步行50多公里,回到家时,天已大亮。
 
  邢家墁村大多数农户都已住进了两层楼房,而申六兴在老家住的仍是20世纪50年代盖的土坯房。低矮的土房内,墙壁已逐渐脱落,挨着窄小的窗户,盘了一个土炕。一只旧铝壶、一口小铁锅、一套简单的铺盖就算是他的全部家当。为了省电,他在隔间墙上打了一个洞,一只8瓦的节能灯挂在墙洞中间,既照里间,又照外间。看着他舍不得烧煤球,村干部派人给他送去炉子和煤球,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1978年,申六兴从孟县到新乡地区轻工局工作,担任副书记、副局长。当时,“文革”刚刚过去,但是一些机关和单位还遗留了一些“吃喝风”。
 
  申六兴到下面指导工作时,发现有些干部在接待中单开小灶,这种脱离群众的行为让他非常生气,当即表示,任何人都不能搞特殊,领导干部必须和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
 
  “我这一辈子不管走到哪个地方,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反对不良之风。”申六兴经常对家人和同事说。
 
  直到现在,每次吃完饭后,他都要用开水把碗冲洗一遍再喝下;饭粒掉到桌子上,他也要用指头粘起来吃下;家人有时候不留神把他的碗洗了,还会惹得他不高兴。
 
  申六兴在新乡的家里,看不见一样新家具,王翼荣曾说,结婚几十年,连张床都没买过,他们用的,都是子女们给的旧家具。
 
  望着申六兴近乎偏执地节俭,又毫不犹豫地捐出,有人不理解,有人说他傻,可他却说,从入党的那一天起,我就把我的一切交给了党,交给了人民。我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我申六兴;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也就没有我一家人的幸福生活。离休后,党和人民又给了我优厚的生活待遇,每月都给我这么多的退休金,钱是党和人民给的,我只有把这些钱用在党和人民的利益上,才心安呀!
 
  去年年底,在申六兴一再坚持下,儿子申建军推着轮椅上的父亲来到新乡市红十字会,在遗体捐献志愿表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是一位早已将个人利益置之度外的老人,这是一位跟着党坚定不移地走过81载风雨历程的纯粹的共产党员。我们分明看到,申六兴的心中,永远飘扬着一面旗帜,永远燃烧着一团火焰。从他的身上,我们正在读出一位97岁老人对党的无限忠诚和使命担当,我们正在读出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和不渝初心。

关于

头条推荐

热点推荐

新闻高清图集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